市直各部门单位,各县(市、区)科协、科技局、教体局、团委,各高校、科研院所,各市级学会(协会、研究会),各有关单位: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〈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〉》,扎实推进《济宁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任务目标落地落实,大力普及科学知识、弘扬科学精神、传播科学思想、倡导科学方法,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,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,市直机关工委、市科协、市科技局、市教育局、团市委、济宁高新区管委会确定联合举办“2023年济宁市科普讲解大赛”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大赛主题
本届大赛主题为“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”。内容包括双碳战略、环境保护、人口健康、生物安全、创新方法、先进技术、自然保护、安全生产、防灾减灾、生活常识、天文、地理、化学等各领域。
二、组织机构
主办单位:中共济宁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、济宁市科学技术协会、济宁市科学技术局、济宁市教育局、共青团济宁市委、济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
承办单位:济宁高新区科学技术协会、济宁高新区科技创新局、济宁科技馆
三、赛程赛制
本届大赛共分为三个组别:专业组(科普工作者、专兼职科普讲解人员,16周岁以上)、青少年组(青少年科学爱好者,16周岁以下)、科学爱好组(科技工作者、科学爱好者、科普爱好者,职业不限,16周岁以上),社会各界人士均可报名参加。
大赛分预选赛、初评、半决赛、总决赛四个阶段进行。
(一)预选赛
市直各部门单位,各县市区科协、科技局、教育、团委,各高校、科研院所、市级学会等,作为本次大赛的推荐单位。
预选赛由推荐单位收集参赛选手3分钟科普主题讲解视频,择优推荐晋级初评的名单。名额分配如下:
1.县市区科协(联合科技局、教体局、团委)推荐3-5名选手(不限组别);
2.市直部门、高校、科研院所推荐1-3名选手(不限组别);
3.市教育局、团市委从中小学遴选推荐20名选手(限青少年组);
4.市级学会、协会、研究会推荐1-2名选手(不限组别);
5.县市区科协组织辖区内市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各推荐1-2名选手(限专业组)。
(二)初评
市直机关工委、市科协、市科技局、市教育局、团市委对预选赛推荐的选手3分钟科普主题讲解视频组织初评,确定晋级名单。
初评评分标准:从内容陈述、语言表达、整体形象三方面进行评分,总分100分。评分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(如出现分数相同则取小数点后2位)。原则上视频时长为3分钟,上下浮动10秒,若不足、超时酌情扣2分。
原则上每个组别得分前20名进入半决赛,若本组别推荐总名额少于20名,则直接进入半决赛。
1.内容陈述(40分):
科学准确、重点突出;层次清楚、合乎逻辑。
2.表达效果(40分):
发音标准、吐字清晰;通俗易懂、深入浅出。
3.整体形象(20分):
衣着得体、精神饱满;举止大方、自然协调。
(三)半决赛
半决赛按照专业组、青少年组、科学爱好组3组进行比赛,自主命题,内容紧扣大赛主题,讲解时间为4分钟。
半决赛评分标准:自主命题讲解总分100分,评委分别从内容陈述、语言表达、整体形象三方面进行评分。评分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(如出现分数相同则取小数点后2位,仍相同则评委合议决定晋级顺序)。自主命题讲解限时4分钟,不足3分钟扣2分,超时10秒扣2分并中止讲解。
原则上每个组别得分前10名进入总决赛。
1.内容陈述(40分):
科学准确、重点突出;层次清楚、合乎逻辑。
2.表达效果(40分):
发音标准、吐字清晰;通俗易懂、深入浅出。
3.整体形象(20分):
衣着得体、精神饱满;举止大方、自然协调。
(四)总决赛
总决赛的30名(每组10名)选手,开展随机命题讲解和科技常识测试。
随机命题讲解:提供13张图片由选手现场随机抽取确定,讲解时间为3分钟,考核选手的基础知识储备和随机应变能力。(比赛前3天公布随机命题图片,专业组5张、青少年组3张、科学爱好组5张图片备选)。
科技常识测试:比赛时由选手随机从题库(《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》)中抽取2道题目进行测试,每题答题时间限时10秒。主要考察选手的科学素养与知识水平。
总决赛评分标准:随机命题讲解总分100,限时3分钟,不足2分钟扣2分,超时10秒扣2分并中止讲解。科技常识测试为附加分,每题1分,共2分。青少年组不参加科技常识测试,只进行随机命题讲解(100分)。
1.主题立论一致,合乎逻辑(30分);
2.内容重点突出,寓意深刻(30分);
3.密切联系生活,特色鲜明(20分);
4.讲解思路清晰,语言流畅(20分)。
四、日程安排
(一)赛前
1.组委会将建立微信群,实时进行答疑。
2.半决赛和决赛在同一天进行。上午进行半决赛,下午进行决赛。半决赛、决赛前组织选手抽签确定比赛顺序。
3.各推荐单位派专人带队,做好参赛人员的组织服务工作。
(二)预选赛
各推荐单位于5月20日前提交晋级初评的相关材料。(详见第六部分“资料提交及要求”)
(三)初评
组织评审出60个优秀选手晋级半决赛,于5月26日前进行公示。
(四)决赛
决赛(半决赛和总决赛)于6月上旬举行(具体时间另行通知),地点在济宁科技馆。
五、奖项设置
(一)大赛设一等奖3名(每组1名),二等奖6名(每组2名),三等奖9名(每组3名)。颁发获奖证书、以及“济宁市科普专家团成员”聘书,有机会获推参加山东省科普讲解大赛。
(二)凡进入半决赛未晋级总决赛的选手将获得优秀奖,颁发获奖证书;晋级总决赛未获得一、二、三等奖的选手将获得优胜奖,颁发获奖证书和“济宁科技馆讲解员”聘书。
(三)现场观众将从总决赛选手中投票选出“最具人气奖”2名,并颁发获奖证书。
(四)根据推荐单位获奖和组织情况评选“优秀组织奖”10名,并颁发获奖证书。
六、材料提交及其他
(一)初评材料提交
各推荐单位应在5月20日前将以下材料打包发送至指定邮箱(打包文件命名为:推荐单位名称):
1.晋级初评的选手3分钟科普主题讲解视频(视频格式为:统一用MP4等通用编码格式,编码为H.264,音频编码为AAC,全高清1280*1024,画面比例为4:3,建议大小不超过100M。命名格式为:组别+姓名);
2.选手推荐情况表(附件1);
3.推荐选手报名表(附件2)。
(二)决赛材料提交
根据公示,各推荐单位应在6月5日前将以下材料打包发送至指定邮箱(打包文件命名为:推荐单位名称):
1.晋级决赛的选手讲解PPT(命名格式为:组别+姓名+讲解主题);
2.用于总决赛现场播放的选手自我介绍视频(视频格式为:统一用MP4等通用编码格,编码为H.264,音频编码为AAC,全高清1280*1024,画面比例为4:3,文件不大于100M,时长不超过20s。命名格式为:组别+姓名);
3.决赛汇总表(附件3)。
(三)决赛讲解要求
选手参加半决赛和总决赛讲解可选择配戴耳麦或手持麦克风,会务组准备遥控器或激光笔,全程自行操作视频或PPT等播放设备,不得由别人协助。PPT须为WPS、OFFICE 2010等通用版本,字体使用常规字体,第一页无动作无声音(用于后台画面准备),选手自行操作到第二页开始可以有声音和动作效果,PPT中若插入视频请使用WMV格式,不超过20M。
七、关于经费
本次大赛不收取参赛选手报名费等费用,决赛时自行预订酒店,产生的食宿交通费用自理。
八、联系人
高新区科协联系人:赵 爽 3255818 15063700960
济宁市科协联系人:王方辉 2967867 15653795817
邮箱:jngxqkx@163.com
地址:济宁高新区崇文大道5566号济宁科技馆
附件:1. 2023年济宁市科普讲解大赛推荐情况表
2. 2023年济宁市科普讲解大赛推荐选手报名表
3. 2023年济宁市科普讲解大赛决赛汇总表
中共济宁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 济宁市科学技术协会
济宁市科学技术局 济宁市教育局
共青团济宁市委 济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
2023年3月29日